酸?甜?香?三種沖法任君品鑑

萃取的目標是:好喝。怎樣喝開心?每個人追求的好喝點不同,有人在意酸香、有人期望甜蜜蜜,還有人喜歡帶有尾運,各有擁護者。

今天介紹三種沖煮法,分別可強調酸,甜與香氣尾韻,小伙伴可全部沖來測試體會,看看哪種沖法可以滿足你?

10001

品鑑酸香的沖法
追求酸感,是精品咖啡的趨勢,當然,回歸到個人的飲食偏好,國人在沒有經過訓練與習慣前,對精品咖啡的酸特色,是有些卻步的。

淺烘焙的精品咖啡,烘焙的風味設定上,確實有些烘豆師會傾向保留一定的酸感,因為那些感受,正體現了精品咖啡較強調的咖啡風土風味特色。

酸有很多類別,許多精品咖啡中呈現的酸質,與水果酸有著正相關,例如檸檬酸,酒石酸,蘋果酸等等。

對剛開始學習鑑別咖啡風味的人來說,某些時候,訓練喝酸,對於感官因此有足夠的強刺激,去幫助聯想某些隱藏在咖啡中,還不太熟的水果特色風味,會有些幫助。

所以,本文還是會鼓勵大家,嘗試手沖一杯能體現酸質與酸度的咖啡,來幫助你更容易分辨出,本來可能有些模糊不清的咖啡水果特色風味。

10002
酸感咖啡的沖煮設定
研磨度:中細(C40刻23)
水壺溫:看咖啡屬性,
粉水比:1:14

配水:1-4-1-1
說明:以20克粉重來說,四段的注水為40-200-240-280

這個沖煮法,要注意的是第二次注水的”水位高度”觀察。

這個沖煮法從分配的水量可以看出,第二注的用水量,高達總體用水量的五成七。

第二注使用最多水量,來大量提取前段的酸味物質,之後的第三注和第四注,因用水量顯著減少,比較是用於補充甜感,還有幫助帶出一些能促進體質感受的物質。

進行第二注時要謹慎,倒水不要太急太猛,不然水位會迅速推高,稍後的第三注與第四注,就很難達到與第二注相同的水位高度,如果讓第二注留下的粉牆乾燥高掛,可能導致部分咖啡萃取不足,這情形需要避免。

10003

所以第二注下水的要訣是,不論你用什麼方式:繞圈翻動或是中心注水底層翻動,總之節節上升的最終水位要控制好,不要太追高。

此外,第二注需要確定看到全部的粉都有被攪動,要聽到咖啡液流出到下壺的水聲暢通。因為我們期待鑑賞的酸香,就靠第二注翻出來了!

待第二注水流到快見粉床面時,可開始補入第三注水。第三注也要流到快見粉床,才補第四次注水。第三注與第四注不要劇烈擾動,可以中心注水或非常緩的小繞圈,慢慢把水補起高度。

這沖法的研磨度,要搭配水流,讓總萃取時間控制在二分內結束。

如果超過二分鐘很多,下一把可磨粗點,若低於二分鐘很多,下一把磨細點。

水溫,則要看咖啡豆的烘焙度還有處理法,如果是日曬或是厭氧,怕喝到很多”發酵味”,可以降低水溫(例如87度)試試。

品鑑果汁感咖啡
10004

精品咖啡中的酸甜果汁感受,是多數人喜愛的口味。

果汁類型的風味很多,有柑橘酸,有蘋果酸,有酒石酸,有乳酸..。

風味上不論是黃色熱帶水果,粉色莓果,還是桃李葡萄類,咖啡中出現的果汁感受,一般都是所謂的前段酸香萃取物質,加上中段的甜感物質。

接下來這個沖法,有機會幫你抓到一個酸甜皆備,體感輕盈的咖啡風格,你可以試試。

10005
果汁感咖啡沖煮設定
研磨度:中(C40刻26)
水壺溫:93度降70度
粉水比:1:3(旁路)+1:12(萃取)
說明:以20克粉重來說,四段的注水為40-200-240-280
這個沖煮法的要點,放在起始的旁路水,以及第三注的降溫。

1:12的粉水比,萃取的咖啡液濃度會較高。

採用高濃低萃的萃取手法,搭配後段降溫的沖煮法,取得的咖啡風味物質,會較偏向前中段。

至於增加口腔觸感的物質,會萃取較少一些,因此咖啡的體質感會較輕。

高濃低萃的手法,一般都會再兌水,以調整成期望的濃度。

但這個兌水,是要在沖煮前先放熱水於下壺,還是沖煮後才兌水於下壺咖啡液中,對於口感會有差異。

後兌水的品飲起來,水感會稍重,前兌水的品飲起來均質化的感受較多。

大家可以測試看看,前兌水與後兌水的口腔感受差異。

不同處理法的咖啡,或是不同等級的咖啡,或許前兌的旁路水,使用的水量有差,或許較淺的烘焙度,前兌水1:2即可(也就是總粉水比含旁路水為1:14)。

這類沖煮法,甜感會多於第一種1411的酸多沖法。

品鑑香氣餘韻的沖法
10006
在咖啡的各種品飲感受中,酸、甜、餘韻及體質感,每個人偏好側重的比例不同,沒有對錯,這裡交付感官自決。

但如果你的偏好是特別側重在餘韻綿長,口感滑順,那麼也許這個沖法,會合適你的偏好。

接下來分享的就是改良自今年世界咖啡沖煮大賽,我們的台灣代表選手徐詩媛所使用的平衡型沖煮法。

在徐詩媛的比賽架構中,她使用了平底濾杯,搭配高低變溫與高低TDS水質的沖煮手法。

然而我們的自宅出杯,不容易有這樣同時兼具調整水溫與TDS的機會(這需要雙把手沖壺以及專用水配方的調整)。

但參照徐詩媛的四等分平均注水法,我們可以將其簡化為一種側重口感與餘韻的沖煮方案。

10007
平衡感咖啡沖煮設定
研磨度:細,接近杯測刻度(C40刻19~20)
水壺溫:90~92度(看處理法)
粉水比:1:14~1:16
說明:以20克粉重來說,1:16的四段注水計重為80-160-240-320
這裡介紹的這種平衡感沖煮法,會特別萃取到更多體感物質,所以這個沖煮法要看咖啡的特性,自行調整。

如果咖啡的等級高,內容營養物質豐富,會建議採用1:16的水量,將之均分為四等分。

但如果咖啡生豆的等級較低,內容物積累較少(例如中海拔的咖啡,或是全紅果比例較低的),可以嘗試最低以1:14的水量,均分為四等分。

另外,發酵感較多的咖啡,質鬆的咖啡,萃取率爬升太快的咖啡,這樣一種比較榨乾咖啡最後一滴風味的沖煮法,有可能會過萃。

所以若你嘗試沖煮第一壺後,發現有苦澀感,可以考慮降低水溫,或最後一注水不要流乾,直接中途截流。

這四次的注水,需要稍快的節奏,盡量將四次注水的時間設定為相同,皆在10秒左右結束。(如果20克就是每秒8克)

至於注水的時間點,除悶蒸外,建議每隔30秒注水。

悶蒸以10秒內平均注完第一等分的水,等待30秒或等氣泡冒完粉床表面缺乏光澤時,10秒內註入第二份的水,再等下一個30秒,再注入下一次的水。

每次的注水,盡量不要超過前一次的最高水位。如果悶蒸後30秒內水位沒有降到接近粉床,可考慮稍微調粗研磨度後重新測試。

大家可以試試看,這樣的沖煮法,是否能感受到更多屬於咖啡中的餘韻?

酸甜香,風情無限
10008

質量優良的咖啡,通過農民的田間管理,後製加工的巧思,還有烘焙的發展設定,會讓沖煮者有機會,以不同的沖煮方式,來強調各種風貌。

今天介紹的這三種沖法,要酸得酸,要甜足甜,要香滿口芬芳,小伙伴每一種都可以試看看噢!

或許每次換一種沖法,可以幫助自己用更多的角度,來欣賞手沖咖啡的風味美學呢!

來源於咖啡公社CoffeeCommune ,作者林寧

發表迴響